+86-13911076416
全国咨询热线:

以质为本  以特取胜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tstanding fine choice
精密测控​     ​     精益求精​     ​     诚信立足
通知:
  • 【应用】Autonomics Tech:由Xsens视觉导航器驱动的智能城市清洁系统
  • Murata加速度传感器的FAQ
  • 尺寸虽小,内有乾坤:Sensirion突破性微型二氧化碳传感器发售
  • ADXL357和SCL3300、SCA3300的详细对比
  •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压力传感器在ETCO2的应用
来源: | 作者:SSRT | 发布时间 :2024-08-22 | 208 次浏览: | 分享到:
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曲线的应用标志着无创技术在肺功能监测中的重要进展,尤其在麻醉、ICU和呼吸科的呼吸支持和管理中提供了明确指标。该技术通过红外线吸收光谱等方法,实时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及其波形,反映肺通气功能、循环状态和肺血流情况,广泛应用于手术室、ICU和急诊科。主流与侧孔取样是两种常用的取样方法,各有优缺点。推荐的产品包括差压测流量和绝压测大气压传感器,适用于不同的监测需求。

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曲线的问世,是使用无创技术监测肺功能,特别是肺通气功能的又一大进步,使在床边连续、定量监测病人成为可能,尤其是为麻醉病人、ICU、呼吸科进行呼吸支持和呼吸管理提供明确指标。 在呼吸过程中将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相应时间一一对应描图,即可得到所谓的二氧化碳曲线,标准曲线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上升支、肺泡平台、下降支、基线。呼气从上升支P点开始经Q一直至R点,QR之间代表肺泡平台(亦称峰相),R点为肺泡平台峰值,这点代表呼气末(又称潮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支开始即意味着吸气开始,随着新鲜气体的吸入,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回到基线。所以,P.Q.R为呼气相,R.S.P为吸气相。可将曲线与基线之间的面积类比为二氧化碳排出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红外线吸收光谱技术,是基于红外光通过检测气样时,其吸收率与二氧化碳浓度相关的原理(CO2主要吸收波长为4260nm的红外光),反应迅速,测定方便。同时,还有其他方法如质谱分析法、罗曼光谱法、光声光谱法、二氧化碳化学电极法等。依据传感器在气流中的位置不同,常用取样方法有两种:主流与侧孔取样。主流取样是将传感器连接在病人的气道内,优点是直接与气流接触,识别反应快;气道内分泌物或水蒸气对监测效果影响小;不丢失气体。缺点为传感器重量较大;增加额外死腔量(大约20ml);不适用于未插气管导管的病人。侧孔取样是经取样管从气道内持续吸出部分气体作测定,传感器并不直接连接在通气回路中,且不增加回路的死腔量;不增加部件的重量;对未插气管导管的病人,改装后的取样管经鼻腔仍可作出精确的测定。不足之处是识别反应稍慢;因水蒸汽或气道内分泌物而影响取样;在行低流量麻醉或小儿麻醉中应注意补充因取样而丢失的气体量。目前大部分监测仪是采用侧孔取样法。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包括呼气末二氧化碳分或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波形及其趋势图监测,属于无创性监测方法,可反映肺通气功能状态和计算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另外,也可反映循环功能、肺血流情况等。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波形及趋势图是呼吸周期中测得的PErCO2的变化线图,现已成为临床常用的监测方法,在手术室、ICU 和急诊科均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监测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自主呼吸是否恢复、机械通气时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及心肺复苏是否有效等。


CO2浓度的计算需要压力参数进行补偿,需用用到2个压力传感器:1个差压测流量进行监控,1个大气压检测进行数据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