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作为回应,我国在4月4日清明假期当天,火速出台反制措施:对所有原产于美国的进口产品全部加征34%关税.本次加征关税,对美国传感器厂商,尤其是美国本土生产的传感器产品加价压力影响较大。
传感器产品涨价对下游影响巨大!
传感器是许多下游仪器仪表、工业、汽车、消费电子等产品的重要上游零部件,其产品价格对下游产业链影响深远,譬如此前流传出的比亚迪对传感器供应商Sensata(森萨塔)要求降价10%的议价函,就引发热议,从中也可窥视传感器产品价格对下游产业链的影响力。
虽然特斯拉整车已实现国产化,但其自动驾驶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此前有相关媒体报道,特斯拉专用传感器等进口零部件因关税导致税负成本增加 14%。
泼天的富贵给到德日和国产传感器厂商?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除美国外,欧洲(以德国为主)、日本是全球传感器产业主要的出口大国和产能地区。
本次加征关税,对美国传感器厂商,尤其是美国本土生产的传感器产品加价压力影响较大。
因此,日本、德国等国家的传感器企业,或许成为相关中高端传感器的替代选择,SICK、E+H、Baumer、易福门、欧姆龙、基恩士等等欧日系传感器厂商或因此获益。
此外,在贸易冲突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下游产业链也有意选择国产传感器等上游供应商,或能再次推动中高端传感器的国产化进程。
文章来源于:www.ssrt.com.cn,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