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湿度传感器需要进行水合处理(Hydration),主要是为了优化传感器的性能、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以下是具体原因和作用的详细解释:
1. 稳定湿度敏感材料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核心是湿敏介质层(如高分子聚合物或金属氧化物)。该材料需要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以改变介电常数,从而引起电容变化。
2. 消除制造过程中的残余应力
在传感器制造过程中,湿敏材料可能因涂覆、固化等工艺产生内部应力或微观结构不均匀。水合处理相当于一种“老化”过程,通过温和的湿度环境使材料结构松弛,减少后续使用中的性能波动。
3. 提高响应速度和线性度
4. 延长传感器寿命
5. 校准前的预处理
在水合处理后,传感器的输出会更稳定,此时进行校准(如标定0%RH和100%RH对应的电容值)能获得更准确的参数,减少后续测量误差。
所谓水合,就是让传感器在焊接过程中因为高温加热而被蒸干的湿敏器件恢复到正常湿度的一个过程。
如果湿敏器件在没有恢复到正常湿度的情况下就通电,这样会导致传感器湿度的基准出现偏差,从而造成了湿度不准的情况。
那么如何水合?其实很简单,无论你是测试时用风枪焊接还是加热台焊接或者批量时用回流焊焊接。
只要焊接后将其放置在湿度大于75%的环境内12个小时以上即可。
如果你没有大于75%的湿度环境也不用担心。放在湿度大于40%的自然环境下72小时以上也是可以的。总之环境湿度越低放置的时间越长。
水合结束后就可以上机测试了,这里还要提醒大家,在使用MEMS温湿度传感器时,采样的频率尽量不要过快,应保持在1S以上,如果过快可能导致传感器的内部发热从而影响传感器的温度精度。
对比其他湿度传感器
总结
水合处理本质上是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磨合期”,通过预调节敏感材料的物理化学状态,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快速、稳定、可靠地工作。这一步骤对高精度或工业级传感器尤为重要。
文章来源于:www.ssrt.com.cn,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