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3911076416
全国咨询热线:

以质为本  以特取胜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tstanding fine choice
精密测控​     ​     精益求精​     ​     诚信立足
通知:
  • 【应用】Autonomics Tech:由Xsens视觉导航器驱动的智能城市清洁系统
  • Murata加速度传感器的FAQ
  • 尺寸虽小,内有乾坤:Sensirion突破性微型二氧化碳传感器发售
  • ADXL357和SCL3300、SCA3300的详细对比
  •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几大难点及其最新进展
来源:https://www.ssrt.com.cn | 作者:SSRT | 发布时间 :2025-03-21 | 92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面临多模态感知融合、动态平衡控制、能量爆发与缓冲、机械结构极限设计等挑战。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和材料科学,特斯拉Optimus、宇树人形机器人等已经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将在更多复杂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难点3:能量爆发与缓冲

能量爆发与缓冲机制是人形机器人实现高速、高难度动作的基础。能量爆发机制为机器人提供动力支持,缓冲机制则保护机器人结构。

腿部驱动电机的瞬时功率密度:

特斯拉Optimus:采用高功率密度伺服电机,瞬时功率密度达到8kW/kg,支持跳跃、空翻等高难度动作。

宇树人形机器人:通过优化电机设计和控制算法,实现高功率密度电机,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落地缓冲系统的优化:

特斯拉Optimus:采用液压阻尼系统,50毫秒内耗散300焦耳动能,保护机器人结构。

宇树人形机器人:通过先进材料科学和结构设计,实现高效落地缓冲系统,吸收和分散冲击力。

 

案例分析:特斯拉Optimus与宇树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Optimus通过高功率密度电机和液压阻尼系统,实现了高效的能量爆发与缓冲。宇树人形机器人则通过优化电机和缓冲系统设计,提升了运动性能和稳定性。

 

难点4:机械结构极限设计

机械结构设计决定了人形机器人的动作极限,高强度与轻量化的平衡是关键。

高强度与轻量化:

钛合金骨架与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提供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轻量化。国内某公司通过优化材料比例和结构设计,实现了高强度与轻量化的平衡。 

踝关节设计:

承受3倍体重冲击力:通过优化踝关节几何形状和材料选择,结合弹性材料和液压阻尼技术,吸收和分散冲击力,保护踝关节。 

精密定位技术:

谐波减速器:实现0.05角秒级定位精度,提升机器人运动性能和稳定性。

足底压力传感器:实时感知足底压力分布,调整机器人姿态,确保稳定行走。

 

案例分析:国内外最新进展 

国内:某公司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提升机器人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国外:波士顿动力Atlas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控制算法,实现出色的运动性能和稳定性;特斯拉Optimus通过轻量化材料和高效能源管理,提升续航能力和运动性能。

  • 提高感知精度:通过整合来自不同传感器的信息,可以减少误差,提高感知精度。例如,结合视觉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数据,可以更准确地估计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

  • 增强环境适应性: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单一感知模式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通过多模态感知融合,机器人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如光照变化、遮挡、噪声等。

  • 提升决策能力:基于更全面、准确的环境认知,机器人可以做出更合理的决策,提高任务执行的成功率和效率。


 

总结

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面临多模态感知融合、动态平衡控制、能量爆发与缓冲、机械结构极限设计等挑战。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和材料科学,特斯拉Optimus、宇树人形机器人等已经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将在更多复杂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